iLOOKER電影網> 專題直擊 > 【i專題.青春殘酷物語】從歐洲青春浪潮、好萊塢青春夢到華語片的青春時刻
【i專題.青春殘酷物語】從歐洲青春浪潮、好萊塢青春夢到華語片的青春時刻
2013-08-30 作者:iLOOK電影雜誌編輯部

什麼樣類型的電影類型最能夠穿透意識形態的障礙,穿透族群、性別、年齡的障礙?青春片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類。大陸導演姜文當年帶著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去參加威尼斯影展,他當時碰到一個日本老太太,問她看得懂這部大陸文革背景的影片嗎,沒想到得到的答覆是,「你這是在開我玩笑嗎?誰沒有過青春?」這就是青春片的魅力。因為人人都有過青春,因為青春永遠是難以忘懷的,因為青春永遠是人生最重大變化的時刻。
 
青春是傷感的,是美好的,是可以懷舊的,當然也是殘酷的。因為人在青春時刻的狀態是不可預料的,如果與暴虐的時代結合到一起,就可能造成極致的悲劇,理想世界被顛覆的一剎那是會有驚天動地的大悲慟。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
 
特別企劃就是想透過梳理青春片的方式,與廣大讀者一起再度緬懷人人都有過的青春歲月,也許會殘酷,畢竟青春已逝,但懷念總是美好的。

青春電影的層級

青春電影的大體風格就是描繪人們在青春期的各種情感、狀態、思維,因為青春期是人類最躁動不安最易變的時期,而這類個人的情感一旦與時代結合起來往往會產生巨大的象徵意義。許多導演在剛進入電影界的時候往往人生經驗並不豐富,能夠述說的也只有自己青春期時候的一些特別體驗,所以也往往會把青春片作為自己的處女作。
 
以品質而言,第一流的青春片是將青春作為一個象徵,烏托邦、桃花源、純淨的理想世界等等,就好比是《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但是理想世界隨著人心的成長,終有倒塌的一天,這是無可挽回的悲劇,所謂殘酷青春,大抵就是這個意思。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將理想世界倒塌的過程完整全面呈現出來的青春片。還有大島渚的《青春殘酷物語》A Story of the Cruelties of Youth也是如此,青春體驗與時代感情非常有機的被結合到了一塊。


《青春群像》(I Vitelloni, 1953)

《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 2003)

次級的青春片,是將青春少年描繪成大自然叢林中的動物,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沒有歷史感,不關心未來,只有當下。費里尼的《青春群像》I Vitelloni、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的《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都是很具代表性青春片。同樣屬於這一類的青春片,還有個特徵,就是強烈而突出地展現青春期叛逆的一面,對於父權文化的反抗,《假如…》If....、《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是箇中代表性的影片。
 
再剩下的青春片就是比較制式化的純類型片了,美好青春、叛逆青春、懷舊青春、青春無悔等等是這些影片最重要的主題,侯麥(Eric Rohmer)的道德故事系列、柯波拉的「鼠黨電影」、1980年代之後好萊塢層出不窮的校園電影、1990年代的香港「古惑仔」系列電影、二十一世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數不勝數。
 
從電影史的角度來說,青春電影不算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類型,尤其是在默片時代到二戰結束之前,青春電影都很難成為一個主流的類型。二戰結束之後,整個人類社會開始重建,整個歐洲更是幾乎在廢墟中重建文明,美國則出現了嬰兒潮一代,青春電影應運而生。


《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假如…》(If...., 1968)

就青春電影而言,首先發軔的還是好萊塢。二次大戰雖然已經結束,而且美國本土並未遭受實質性打擊,但是隨著冷戰的開始,麥卡錫事件的發生,1950年代的美國社會還是偏向壓抑。不少已經進入創作高潮階段的大牌導演拍攝了一些具有強烈反父權主題的影片。後來被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高達形容為「電影就是尼古拉斯雷」的雷(Nicholas Ray),在這個階段就拍攝了大量的黑色電影、家庭電影,其中《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成為好萊塢第一部正面描繪青少年生活的青春片。影片以二十四小時內發生的故事,展現出了戰後一代美國人精神迷茫的狀態。在片中始終穿著一身紅色夾克的詹姆斯狄恩,後來成為青春叛逆偶像的象徵人物,而本片也是他最重要的電影代表作。
 
來自歐洲的青春浪潮
 
總的來說,不論是歐洲還是好萊塢或者亞洲,1950年代青春片並不多。真正掀起青春片風潮的還是1960年代世界性的革命浪潮,這股浪潮不僅包含了現實政治,還與風起雲湧的電影運動有關。始作俑者當然是法國新浪潮運動,這股運動幾乎開啟了全球性的電影運動:好萊塢電影小子一代、日本新浪潮、德國新電影、巴西新電影以及1980年代後波及到華語電影圈的大陸「第五代」、香港新浪潮、台灣新電影運動。


《夏日之戀》(Jules and Jim, 1962)

《不法之徒》(Band of Outsiders, 1964)

法國新浪潮最著名的兩位幹將,楚浮和高達,最早拍攝成名片都可以算的上是青春片。楚浮一生最擅長處理的人物就是兒童、青年,他的《夏日之戀》Jules and Jim如今已經成為所有兩男一女模式青春片的原型。高達的兩部青春片《斷了氣》、《不法之徒》Band of Outsiders風格迥異於楚浮,強烈的知識份子批判觀點、對於美國黑幫片的挪用、前衛的影音實驗展現出獨一無二的高達氣質。另外幾位新浪潮幹將,夏布洛(Claude Chabrol)的《朱門一芳鄰》Le Beau Serge對準青春的苦悶一面,希維特(Jacques Rivette) 的《巴黎屬於我們》Paris Belongs to Us更加獨特,劇場風格強烈,以文學青年主角串聯起世界性政治問題的討論。提到新浪潮讓人無法忘懷的當然還有侯麥,他的青春片與叛逆、政治無關,而是極為細膩的捕捉青年人私密、流動化的心理狀態。
 
相較於法國電影界的青年運動,1960年代的義大利電影界主要是在努力的擺脫新寫實主義的影響,成名的大師費里尼、安東尼奧尼、維斯康堤都將鏡頭對準了中產階級成年人的世界。倒是幾位剛剛嶄露頭角日後成為影壇大師的導演拍了一些非常有風格的青春片。符號學家、語言學家、詩人帕索里尼在1961年拍攝了處女作《乞丐》Accattone,影片以極度自然主義的手法描繪了羅馬郊區青年的生活,充滿悲劇感的絕望詩意是帕索里尼式青春片的最大特色。這時期義大利電影界崛起的另一位大人物就是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了。他在1964年拍攝的《革命前夕》Before the Revolution完全是一部高達式的青春片,左派青年與革命的關係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最後談到這個時期的義大利青春片,那就必須提及艾瑪諾歐密(Ermanno Olmi)的《工作》The Job,這是一部極度細膩的描繪青年求職的影片,歐密從心理層面將新寫實主義推到了極致。


《革命前夕》(Before the Revolution, 1964)
 
比起歐洲大陸風格多樣的青春電影,以保守派自由主義聞名的英國電影界卻顯示出了截然不同的單一化的激進風格。1958年之後,英國電影界欣起了著名的「憤怒青年」電影運動,這些電影都以底層青年為主角,盡力描繪他們反抗威權的行動。1958年的《少婦怨》Look Back in Anger是起點,1968年的影片《假如…》If....是終點。
 
好萊塢的青春夢
 
好萊塢青春片的大爆發與好萊塢小子崛起引發的好萊塢文藝復興有著相當大的關係。1960年代末美國社會出現大規模的反抗浪潮,新好萊塢崛起,這些好萊塢小子最早的一些電影與法國新浪潮諸將的作品差不多,青春是他們最重要的抒發客體。


《誰在敲我的門》(I Call First, 1967)

《畢業生》(The Graduate, 1967)

柯波拉1966年的《你已長大成人》You're a Big Boy Now差不多是這股大潮的開端之作,這部青春成長片非常有特色,年輕的主人公始終徘徊在墮落與純潔的情感之間。1967年,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拍出了描摹義大利裔青年迷茫人生的《誰在敲我的門》I Call First。同年,《畢業生》The Graduate問世,影片焦點集中於倫理問題,拉開了與一般青春片的距離。1969年,反映青年嬉皮文化的《逍遙騎士》Easy Rider問世,震撼了整個好萊塢,影響了整整一代美國人。1971彼得波丹諾維奇(Peter Bogdanovich)拍出了他自己版本的「青春群像」《最後一場電影》The Last Picture Show,影片展現出了對於沒落的小鎮青年文化的深深眷戀之情。1973年,還沒有成為星戰教父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拍出了可以說是他這輩子最真摯的影片,《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


《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 1973)

《鴻孕當頭》(Juno, 2007)

隨著越戰的結束,嬉皮文化的落幕,從1970年代末開始,好萊塢的青春片走向了純類型化的道路,青春成為被消費被懷舊的文化對象。性喜劇類型的《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美國派系列」、恐怖風格的《是誰搞的鬼》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系列是最典型的代表類型。21世紀好萊塢青春片比較代表性的就是賈德艾帕托(Judd Apatow)製作的粗口喜劇片,這些影片有不少是青少年題材,《男孩我最壞》Superbad是最具代表性的。另外嚴肅的青春片也不少,在奧斯卡爭奪戰中大放異彩、討論青少年早戀問題的《鴻孕當頭》Juno就是又喜劇又嚴肅。當然,如果要說到最近三十年好萊塢導演中將青春片拍到極致的還得算是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其代表作有《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大象》Elephant、《迷幻公園》Paranoid Park。
 
華語片也有青春時刻
 
青春片作為一個類型在華語電影世界中實在算是非常晚近的一個類型。1980年代之前,勉強能作為一個類型與青春沾邊的可能就只能算是瓊瑤電影了。但瓊瑤電影中的青春夢實在太過虛幻,除了愛情還是愛情,現實世界的廣闊天地在瓊瑤片中是不存在的。


《烈火青春》(1982)
 
激發起華語電影界青春浪潮自然還是電影運動。1980年代初香港新浪潮漸入高峰。旗幟性人物譚家明的《烈火青春》是當年香港青春片中風格最為大膽,敘事最為前衛的作品,影片展現出的是最直接最不羈的青春,而日本赤軍情節的引入也使得香港青春片前所未有的充滿了政治暴力感。章國明展現失意青年對抗警察的《點指兵兵》,則是當時最叛逆的青春片。
 
與香港新浪潮同時期,台灣出現了「新電影」運動,主將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即是一部他全面轉變個人風格的作品,同時又是一部最自然最動人的青春寫實片。同時期出道的楊德昌,則是一位一輩子與青春揪鬥的導演。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衝突,是他作品最永恆也最重要的一個母題。
 
1990年代後,香港電影由盛而衰,而就是在衰到谷底的時候,劉偉強拍出的「古惑仔系列」幾乎成為香港電影的救命稻草。這個系列就是最純粹的一套青春片,極度浪漫化的兄弟義氣是影片吸引了兩岸三地觀眾的最重要原因。


《聽說》(2009)

《翻滾吧!阿信》(2011)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

而此階段到迄今的台灣電影幾乎就成了青春片的代名詞,無論是藝術片大咖導演侯孝賢、蔡明亮、李安、張作冀,還是賣座商業片《盛夏光年》、《聽說》、《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通通都在圍繞青春述說各自不同的故事。
 
青春片在大陸電影界的出現要比港台還要晚上許多,1995年姜文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算得上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陸青春片,這部青春片以極其正面、積極、熱血的方式緬懷了青春。有意思的是,之後大陸電影界的青春電影(主要來自第六代導演),通通走向了負面、抑鬱、暴躁。由著名女星趙薇執導的《致青春》是今年大陸票房爆棚的一部影片,影片風格猶如趙薇本人演出的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走向了一個極度虛幻的言情世界。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導  演: 柯景騰(九把刀)
演  員: 柯震東(Kai Ko) 、 陳妍希(Michelle Chen) 、 鄢勝宇() 、 胡家瑋(彎彎) 、 蔡昌憲(Emerson Tsai) 、 郝劭文(Steven Hao) 莊濠全(敖犬)
上映日期: 2011-08-19
自小古靈精怪的柯騰和他的一群好友,從國中開始直至成人,為了心目中共同的女神沈佳宜而開啟愛情爭霸戰。
     
翻滾吧!阿信
Jump Ashin!
導  演: 林育賢(Yu-Hsien Lin )
演  員: 柯宇綸(Ke Yu-Lun) 彭于晏(Eddie Peng) 林辰唏(Zaizai Lin) 夏靖庭() 龍邵華() 潘麗麗() 陳漢典(Hank Chen)
上映日期: 2011-08-12
倒立不讓淚流下,翻滾厚哩叫媽媽!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齋藤飛鳥穿婚紗、戴貓耳超萌登場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齋藤飛鳥爆料山田裕貴戲如人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視首播
上則:【i專題‧紀錄片二三事】紀錄與劇情的交織 虛實的模糊地帶   下則:【i專題.開心鬼電影匯集】讓你又驚又笑的鬼喜劇
聯絡我們
粉絲團
回首頁